经济日报:新能源消纳能力要跟上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呈现爆炸性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弃风弃光的现象。这一现象曾被形象地描述为,风电和光电如同丰收的农特产品,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当地无法完全消化,深加工能力不足,物流渠道不畅,导致部分能源被白白浪费。这揭示了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核心矛盾:新能源电源建设速度超出了当地的消纳能力,导致了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与高效利用之间的矛盾。
尽管如此,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仍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成本迅速下降,已经迈入了一个无补贴平价发展的新阶段。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已明确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惊人的12亿千瓦以上。这一切,都昭示着新能源在低碳化趋势、国家规划以及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等制约因素。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可能会再次面临大规模弃风弃电的困境。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既要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更要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最近公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高质量”和“跃升”,意味着装机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以及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新转变。以风电和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将在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和系统观念,有效化解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当务之急是要统筹解决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水平消纳的关系,以及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挖掘新能源就地消纳的潜力。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需要鼓励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我们应在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地方,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外送通道建设。在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外送通道将新能源电力输送到用电负荷较高的地区,既能满足产业聚集区的用电需求,也能实现新能源电力的有效利用。我们还需要探索多渠道储能路径,通过抽水蓄能、绿电制氢等方式,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水平。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道路充满挑战。我们需要统筹考虑,多管齐下,充分挖掘新能源的潜力,以实现其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发展。
股票期权交易
- 经济日报:新能源消纳能力要跟上
- 2003年债券市场利率(浮动利率债券)
-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有哪些,非上市公
- 第一创业今日股价多少(海螺创业又要发股票了
- st沪科消息
- 阿里巴巴开启路演是怎样进行,后期是如何布局
- 君正集团为什么涨停(君正集团到底怎么了)
- 上海华贸股票(上海自贸港龙头股)
- 出口创汇率计算公式(出口创汇率的计算实例)
- 重磅美的集团收购菱王电梯(康力电梯在国内排
- 一年期理财(当下最好的理财方式)
- 欣龙控股妖股(欣龙控股是做什么的)
- 投资基金怎么做账(投资基金怎么做账务处理)
- 港交所期权开户条件(商品期权开户条件)
- 盘点华为概念的7只高人气龙头股(值得收藏)
- 股益资金(股市里什么是北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