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参股“独角兽”背后 寻求协同效应实现
从工作报告中透露的“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政策,引发了市场对独角兽回归的热潮。这一热潮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涌入,更促使监管层和交易所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开设绿色通道。在资本市场追逐独角兽的热潮中,各类企业纷纷浮出水面。其中,独角兽企业的回归和上市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随着富士康的成功过会,又一独角兽企业闪电过会的消息迅速传遍市场。与此相关的概念股如明德时代等纷纷逆市上涨,创下阶段性新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资本市场追逐独角兽的逻辑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获得独角兽回归A股后的财务收益,而有的则是看重其对主业的巨大正面影响。
并非所有参股独角兽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据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对于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公司,若盲目跟风投资独角兽,后续陷入调整的概率较大。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独角兽企业时,需审慎对待。
在独角兽的热潮中,另一种投资策略正受到关注——寻找能与自身产业产生协同关系的标的。这种策略强调投后管理,甚至参与某些产业的运营,以实现规模化盈利。例如,阿里巴巴与苏宁、麦趣尔与中商惠民等企业的合作便是如此。
以中商惠民为例,这家低调的社区电商巨头是全国最大的社区电商和超市供货商。通过自建仓储和物流体系,中商惠民为社区便利店提供配货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中商惠民将适时启动IPO计划,其投资方麦趣尔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投资收益。除了直接受益外,麦趣尔参股中商惠民对其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全国扩张步伐。
类似地,阿里巴巴对苏宁物流的投资也是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战略考虑。随着苏宁物流规划同城业务的开放第三方接口,承接社会化订单,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社区电商未来将成为蓝海市场,独角兽企业的战略眼光独到,能够有效打通线上线下提升效率。
在IPO低过会率的背景下,押宝独角兽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明智的选择。东莞证券分析师潘绍昌认为,“独角兽”的回归或直接在A股上市,对股市和实体经济都将产生正向循环。一旦独角兽企业能够通过“绿色通道”在A股尽快上市,其背后投资者的红利也将非常可观。“独角兽”的热潮背后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未来的期待和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