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业绩增长乏力 抛售不良资产 押注新IP
近期,(000430.SZ)发布了震撼的2017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7.18%,但对比景点及旅游行业的平均增长率39.35%,仍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韧性。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来说,净利润高达6736.22万元,同比增长10.15%,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扣非净利润仅剩下49.93万元,同比下降了惊人的99.19%,这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蓝鲸产经记者深入挖掘其财报后发现,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源于三家子公司的股权转让和补贴。张家界方面解释,这些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对乏力,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出售这些资产是为了聚焦主业,优化资产结构。
面对业绩下滑,张家界坦诚地揭示了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受道路封闭施工影响,导致杨家界索道的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受中韩萨德事件影响,韩国市场游客数量锐减,对宝峰湖景区造成较大冲击。大庸古城建设期间,新增了大额的土地使用权摊销及借款利息费用,也对业绩构成压力。
在客流方面,张家界全年接待购票游客人数为609.39万人,同比下降了14.8%,这一数据令人忧虑。与此竞争对手天子山的正常运营,年均客流量超过200万,对张家界构成不小压力。整体来看,张家界在报告期内面临多重挑战,景区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待加强。
为了突破主营业务单一的风险,张家界一直试图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去年6月,他们投资兴建大庸古城项目,这是一个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落,预计将于2018年底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额因行业环境变化而上升,目前面临资金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家界计划发行可转债来补充项目建设资金。
大庸古城项目对张家界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资源整合的重要一步,也是解决当前业绩下滑的尝试。虽然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达到10-11年,但从交通网络转好的趋势来看,未来客流有望回暖。张家界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否将大庸古城打造成超级IP,还需在完善旅游展演、客栈民宿等配套项目上下功夫。
总体来看,(000430.SZ)在2017年面临了诸多挑战和机遇。面对业绩下滑和压力,张家界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期待在未来的旅途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