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动资本市场 制度型开放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近期证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及其相关规定,这些新规自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意味着合格境外投资者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拥有更广泛的参与权和交易选择。
在此背景下,易会满主席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因疫情而受阻,反而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他明确表示,证监会将深化跨境审计和国际监管执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全面改善监管并防范风险。为外资提供更为便捷、透明的投资环境,确保在开放环境下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今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成果尤为显著。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易会满透露,证券基金期货机构的外资股比限制已全面提前放开,已有6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顺利落地。QFII/RQFII也全面取消了额度限制,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沟通合作更为紧密,外资净流入总体保持稳定。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正在有序推进,包括科创板制度创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
随着这些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资配置渠道将进一步通畅。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指出,尽管与日韩股票市场相比,我国市场外资持股占比仍然较低,但随着准入门槛和投资的进一步放开,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将提升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重及国际化水平,还将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正承载着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深化内地与香港等地区的务实合作,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在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这无疑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效,外资的参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