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业正迎来第三轮洗牌潮

股票分析 2025-05-07 01:42www.16816898.cn股票分析报告

在牛市的大潮中,每当潮涌持续一年有余,总有一些业绩卓著的基金经理选择离任,他们通常选择自立门户,创立私募基金。这已成为每一轮牛市中后期的一种常态。

自2018年底以来,市场展现出显著的结构性行情。尽管大盘指数表现平稳,但科技、医药和消费等行业的表现令人瞩目。在这期间,数百只公募基金的净值已经实现翻倍,典型的结构性牛市特征显著。

一批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基金经理,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他们的资产管理规模在短短一年内从几亿迅速跃升至百亿级别,成为市场中的明星。这样的现象在此轮行情中屡见不鲜。

公募基金产品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几乎完全依赖于基金管理费。即便费率较高的偏股基金,每年的管理费收入也仅占资产管理规模的1.5%。在这其中,还需要给销售渠道支付佣金,尾随佣金往往高达三四成甚至更高。相比之下,基金经理能够获得的奖励金额与他们管理基金产品所赚取的钱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而对于私募基金产品,除了年化2%的管理费收入外,还有高达20%的业绩提成。在牛市中,基金净值翻倍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的业绩提成收入将会非常丰厚。这也是许多明星基金经理选择离职创立私募基金的主要原因。

通过一轮牛市带来的收入,有可能相当于担任公募基金经理长达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入。除了物质收益的诱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是基金经理选择“奔私”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不少机构的投资明星选择离职创立私募基金。据统计,今年以来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已超过200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私募基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富国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加入了上海钦沐资产,东证资管的明星基金经理林鹏创办了和谐汇一等。

回顾国内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牛市背景下,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创办私募基金已成为一种常态。从淡水泉、星石投资等知名的私募基金,到近年来的科创板的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的实施,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预计将有更多的基金经理选择离职“奔私”。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后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尽管过去十多年间有许多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奔私”,但真正能够做强做大的私募基金寥寥无几。私募基金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在这个行业中,只有那些真正具备实力、能够把握市场机遇的私募基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