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外开放瞄向更高层次 外资“超配”A股成
随着金融业的持续对外开放,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正在悄然兴起。在A股市场,对外开放不仅带来了庞大的资金流,更提升了市场的国际关注度。债券市场也在逐渐吸引境内外资金的关注,成为重要的“避风港”。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加大,展示了我国金融改革正朝着更高层次的开放迈进。
本报记者杜雨萌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近日,中国党委书记、中国银主席郭树清强调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策略,即按照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在保证金融主权的前提下,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对记者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是渐进性和稳健性的完美结合。按照风险控制和轻重缓急的要求,有步骤、有节奏、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对外开放力度的持续加码为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对于机遇,太平洋证券策略分析师金达莱表示,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将促使国内金融机构提升专业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学习和借鉴外资机构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模式,有望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挑战也同样存在。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国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利军指出,在盈利和管理能力上,部分国内投资机构与外资大行还存在差距。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将显着提升,如何适应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新的考验。跨境资金流动对宏观调控也带来一定压力,监管部门需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从A股的角度来看,“超配”A股已经成为境外资金的共识。金达莱认为,相较于其他境外资本市场,A股市场的外资持股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合近几年的数据,外资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流入A股的净买入资金持续增长。今年,随着QFII及RQFII的额度限制取消以及国际指数公司纳A比例的完成,A股市场迎来了较为可观的增量资金。
邓利军认为,外资加速涌入A股市场源于全球资产荒背景下对优质权益资产的追逐。A股基本面和估值上的优势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中国对于疫情的良好应对和完整的产业链使中国权益资产在中长期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业将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境外资金的“超配”A股共识也充分证明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潜力。
股票分红
- 金融业对外开放瞄向更高层次 外资“超配”A股成
- 成功率99短线选股指标(短线选股软件)
- 东方财富网财富号脑壳好昏(东方财富是正规证
- 大数据类的股票有哪些(股票大数据分析)
- 利空消息股价涨停(业绩预亏属于利空消息)
- 美团美股价格(美团股票行情分析)
- 新华锦股份股吧
- 军人可以买基金理财吗(军人可以买理财产品吗
- 为什么美元涨黄金跌,导致黄金下跌的其他原因
- 华赢证券(国金证券app叫什么)
- st瑞德行情(st瑞德股票最高什么价格)
- 股票界面介绍(股票软件页面介绍)
- ah股(ah股比价)
- 鹏扬汇利债券a(001143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 指数基金每个月几号投合适(长期投资指数基金
- 什么值得买股票代码(什么值得买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