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年内新增522只集合资管产品备案 业界提示:
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发行遇冷的背景下,券商集合资管产品却展现出韧性。今年以来,备案的集合资管产品数量不降反升,达到522只,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品线格局。这一切的背后,是券商在资管业务转型中的加速发展,但同样伴随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从规模角度来看,证券行业的资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规模大幅增长。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规模达到10.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集合资管规模更是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券商积极把握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机遇,通过成立资管子公司等方式加强主动管理转型。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券商也在积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在资管产品发行方面,今年迎来了重要的拐点时刻。多家券商凭借强大的投研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的转变,推出以“固收+”和权益FOF为主的产品。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对稳健收益产品的需求上升,使得券商资管产品受到欢迎。
尽管券商在资管业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据记者统计,去年至今已有16家券商及多位相关责任人因资管业务被证监会处罚。主要问题包括资产管理产品运作不规范、投资决策不审慎、投资对象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不到位等。估值方法的不合理以及资管新规落实不到位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券商正在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并加强合规内控、机构服务、投研一体化等系统平台建设。不少券商也在强化产品储备,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重点布局“固收+”、FOF、量化投资等类型产品,并努力打造特色产品线。为了充分把握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机遇,券商正在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积极推进公募化转型,并积极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在面临市场挑战的券商也展现出了积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正通过强化投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对于未来,券商在资管业务的道路上仍需稳健前行,坚持稳中求进的策略,重视合规问题,真实公允地计算资产管理计划净值,建立健全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券商集合资管产品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韧性,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在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券商需要继续加强主动管理转型,提升投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并重视合规问题,以稳健的步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