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出来了!5大上市险企前11月保费2.3万亿 寿
截至12月15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数据已经揭晓,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经过证券时报记者的统计,发现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前11个月,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这五家险企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高达23126.81亿元,虽然同比微降了0.62%,但仍然表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从上市寿险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及人保寿险均取得了正增长,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3%、1.67%及2.19%。这一成绩的背后,反映了这些公司在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方面的持续努力。
与此记者还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多家险企的主要工作重心是备战2022年的开门红。由于今年保险代理员的数量明显缩水,业界对于明年上半年的同比数据并不乐观。
说起“开门红”,就像电商的“双十一”一样重要。每年这个时期,保险公司都会集合全公司之力,从产品营销、考核规则、销售激励、广告宣传等各个方面展开全力销售,抢占市场。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数据显示,多家险企的保费收入同比出现下降,这也让业界对于明年的开门红乃至整个上半年的形势感到担忧。
从产险业务方面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在今年前11个月都实现了原保险保费收入的稳定增长。其中,人保财险的保费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58%,表现最为亮眼。
东吴证券的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胡翔对以上数据进行了评述,他指出寿险行业整体低迷,负债端持续承压,而车险业务则逐步回暖,保费表现持续复苏。与此西部证券的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钻辉也表示,险企打响开门红给四季度保费收入带来一定压力。
不可忽视的是,今年保险代理人的缩量幅度堪称历史之最。以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为例,截至9月30日,两公司的销售人力均出现大幅下降。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明年保险业发展的担忧。
国盛证券的分析师赵耀如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保费低迷的原因既有短期的产品转换、渗透率、性价比等问题,也有长期的疫情、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他还指出人力销售难度加大、脱落增加也是导致保费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望未来,赵耀认为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正增长仍有压力。他预计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单季度的负增长,但全年NBV仍为负增长。他也表示,如果行业开始出现单季度的转正,可以视为行业触底趋势向上。当前保险股估值持续处于历史底部,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遇。
虽然当前保险业面临一些挑战,但五大上市险企依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相信保险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