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私募机构科创板“打新”违规被上交所监管警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针对市场关注的新股定价环节中的网下投资者“抱团报价”等问题展开行动。据了解,上交所和证券业协会前期已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6家私募机构投资者作出了监管警示决定,对11家网下投资者采取了自律措施。
在7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对注册制下保荐承销、财务顾问等业务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此背景下,上交所进一步加大了对网下投资者的监管力度,部署开展了科创板网下投资者专项检查行动。
据记者了解,上交所已建立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应对网下投资者报价异常行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上交所不仅及时与发行人、主承销商沟通,对报价异常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约谈,还建立了网下投资者报价行为分析模型,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在本次网下投资者现场检查专项行动中,上交所通过大数据排查分析,筛查出一批报价一致性较高、市场影响力较大的网下机构投资者。涉及投资者家数众多,机构类型多元,包括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险公司以及证券资管公司等。
为此,上交所成立了7个专项检查小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现场检查。初步检查发现,部分机构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内控制度与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定价决策机制不规范等。这些问题表明部分机构合规意识淡薄,未能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科创板新股发行秩序。
上交所表示,科创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各市场参与主体共同维护。网下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询价时,应该遵循独立、客观、诚信的原则,发挥专业的市场化定价能力。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违规情况,上交所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从严处理,并依规采取相应自律监管措施。同时呼吁相关网下投资者及时规范整改,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未来,上交所将优化完善发行承销制度,持续加强与证券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加大对报价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好科创板新股发行良好生态。同时强调,科创板在发行承销环节构建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询价、定价和配售机制,各项制度在保障新股发行平稳有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呼吁网下投资者切实发挥专业作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股票分红
- 6家私募机构科创板“打新”违规被上交所监管警
- 三倍做多ftse开户(三倍做空啥意思)
- 宝德股份重大利好(宝德股票行情)
- 互联网医疗股票龙头股有哪些(互联网养老概念
- 题材股是什么股票(股票题材是什么意思)
- 分众传媒新浪财经(分众传媒财报)
- 消费电子概念1月12日上涨0.46% 主力资金净流入
- 博时基金净值查询今天净值
- 今日基金净值查询001417(基金110022今日净值)
- st中新重组消息
- 鹏华治理基金净值查询
- 贵金属递延交易的规则是什么,与现货贵金属交
- 600996贵广网络
- 达刚路机股吧(300103增发)
- 2025年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五星基金排名)
- 先导智能300450上市时间(先导智能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