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计算方法
深入了解新个人所得税:规范、改革及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这一针对自然人的税收规范,在征收管理过程中,不仅体现了税法的公平性,更是国家调整与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手段。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究新个人所得税的规范、改革及其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的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有全面纳税的义务,其在中国境内外的所有收入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对于非居民纳税人,他们仅就其在中国的收入进行缴税。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以及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取得的收入进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一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要税种,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近期,新个人所得税法引起了广泛关注。2018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经过第四次修订,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在2018年8月31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这意味着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在扣除6万元的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应纳税所得额。而对于非居民个人,他们的工资薪金所得在扣除5000元后的月收入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税法的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及薪金所得将从月收入额中扣除5000元。这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重视,稍微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实施了5000元的“起征点”。对于2018年10月1日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5000元/月的费用扣除。而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采用的是快速扣除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所得税的方法。
北京国家管理会计信息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新税法的双重减税政策明确了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一是将每月的减费标准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二是应用新税率表,这可能会降低税率。
新个人所得税的出台对居民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稍微增加了一些可供支配的收入,让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税收政策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