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饿了么相继被收购 腾讯阿里打响线下争夺战
新华社上海报道,4月5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完成了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签署。这一举动意味着美团携手摩拜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全场景消费体验。令人意外的是,“百车大战”的终极对决并非在摩拜和ofo之间展开,而是美团与滴滴以及阿里系之间的较量。回顾之前阿里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线下市场的争夺已经趋于白热化,那么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呢?
这场共享单车领域的“二人转”,虽然演员在变,但背后的“操盘手”却始终是那些巨头。就在人们还在讨论摩拜和ofo是否合并之时,摩拜已被腾讯大出行板块收入囊中,而ofo则投靠了滴滴和阿里的怀抱。
早在2016年,美团点评的王兴就开始以个人身份投资摩拜。而在去年,美团APP首页上线了摩拜单车的入口。此次收购对于美团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弥补了其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空白。这也标志着美团在出行市场与滴滴的战斗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场看似激烈的战斗或许并非没有停歇的可能性。毕竟,美团和滴滴的背后站着同一个投资巨头——腾讯。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或许乐于看到这场竞争继续下去,因为这样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便利。但对于投资人来说,资金和时间的消耗已经无法承受。
本周早些时候,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的消息一出,人们纷纷意识到,真正的老板或许才是构筑线下生活场景的阿里巴巴。饿了么形成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与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等形成协同,成为支撑新零售场景的设施。
而不同的细分场景争夺的焦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线下的流量。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对于想要保持增长的公司来说,要么扩充线上边界,要么向线下寻找资源。
在这场新零售争夺战中,阿里的物流优势尤为明显,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集团军”。而腾讯则通过永辉、家乐福等合作,以出行组合王牌来应对。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在为线下的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
而对于创业者来说,现状似乎并不乐观。独立发展成为了一种奢望,被巨头收购成为了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归宿。大型企业的资本掌控对新兴创业者来说并非有利条件长期经营的可能性被降低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市场的创新活力。但无论如何神仙打架都要回归本质那就是尊重商业规则技术创新以及消费者利益而非仅仅依赖补贴大战割韭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