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分类监管 上交所通报沪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
在信息披露工作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直保持着严谨和细致的态度。本年度,他们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披露的评价工作,突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分类监管思路。在保持合规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旨在通过深化分类监管来提升公司的整体质量。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在最新年度信息披露工作的评价结果。在评价中,A类公司展现了极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共计有325家,占比达到了惊人的21.72%。这些公司在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方面都表现出色。B类公司紧随其后,数量达到了884家,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规范运作也相当成熟。也有部分公司被评为C类和D类。这些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尤其是D类公司,大部分涉及纪律处分、内控重大缺陷等问题。
回顾近三年的评价结果,我们发现大部分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在逐年提升。有909家公司连续三年的评价结果都在B类以上,这充分证明了这些公司在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方面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有部分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A类,展现了其在信息披露工作中的卓越表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评价工作是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进行的。这个办法自2013年发布以来,已经经过两次修订,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评价工作主要关注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分行业信息披露的落实情况等方面。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注重组织工作的精细化和程序的规范化。
上海证券交易所还通过开展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来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以满足投资者的知情权,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评价结果也成为深化分类监管的重要基础参考,提高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还认真贯彻证监会的有关要求,打好“精准监管+柔务”的组合拳,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监管与服务并举的原则来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推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深化分类监管、完善制度安排、强化监管等措施来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为投资者和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股票投资风险
- 深化分类监管 上交所通报沪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
- 如何选择个股新低的股票(最低股票)
- A股军工粮食板块逆市大涨 尾盘北上资金净买入
- 产品当日申购上限剩余不足是什么意思(申购上
- 基金一年到期后赎回(基金终止后怎么赎回)
- 货币市场基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货币市场基金
- 泰禾集团今天消息
- 股市交易附加费是什么呢?他又有哪些股市交易
- 如何购买货币型基金?货币基金浑身优点最适合
- 盘点海南自贸区概念的5只高人气龙头股(值得收
- 南方航空年报(公司年度业绩报告)
- 想玩股票去哪里开户(炒股开户可以网上开吗)
- 基金投资的缺点是什么(基金缺点)
- 股票交易方式包括这3个,股票交易又分为哪几种
- 安信证券--新三板日报-多家冲刺精选层公司首亮
- 第一批创业板两年定开基金(创业板etf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