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精选层承销业务规范落地 近1500家符合入层
长江商报独家报道:新三板精选层承销业务迎来新规范,超三百家企业进入备战状态
随着中证协的一纸文件,新三板精选层承销业务迎来前所未有的规范化变革。中证协于五月十九日晚间出台了关于新三板精选层承销环节业务的规范文件,这是针对新三板市场的重磅。
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三板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对于市场中的承销商来说,更是一项重要的自律要求。据长江商报记者吴婷报道,该规范文件明确对标科创板规则规定,对精选层承销业务提出了明确的自律要求。
截至五月二十日统计数据显示,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八千六百家,其中已有七成企业披露了2019年财报。在这之中,有高达一千四百九十七家企业符合精选层的财务指标。令人瞩目的是,超过三百家的企业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占比较高。
长期关注新三板融资的陈文博表示,此次规范文件的发布,核心在于更加规范承销商责任。他强调,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中介机构及券商为股票发行进行推介的行为。随着规范的落地执行,可以更好地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要求,提高中介责任的落实程度,进一步加强证券服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他也警告投资者需警惕所谓的“蹭概念股”。
中证协对新三板承销业务的规范落地与科创板紧密相连。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制定了一系列自律要求。这些要求不仅针对发行承销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强化,还根据拟进入精选层企业的特点和新三板的发行方式的不同,制定了差异化的承销行为规范。
具体来看,中证协对于询价发行、直接定价发行、竞价发行等发行机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补充和完善。针对不同发行方式的路演推介要求也被明确,除了传统的公开路演推介方式外,还允许采用现场、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推介。同时考虑到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对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出具规范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
据了解,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之日起的十日内,主承销商必须向中证协报送投资价值研究报告。随着精选层审核工作的深入以及相关规范文件的出台,精选层的正式发行落地时间也越来越近。业内普遍认为首批公司有望在第三季度正式登陆精选层。而市场方面则反响热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速备战精选层。在这场即将开启的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已有部分优质企业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更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与风险挑战并存的事实,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