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运作满一年 平均收益率达55%
首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运营一年,业绩亮眼
自2019年12月以来,兴全、国泰、富国、华安、中欧、华泰柏瑞等六大公募基金公司联手推出了采用逐笔提取业绩报酬的浮动管理费率制度(简称“浮动费率基金”)。经过一年的运营,这些浮动费率基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其平均收益率高达54.82%,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基金的表现。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期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达69.86%,成为首批试点产品中的佼佼者。这一显著成果得益于市场结构性行情中权益类基金的良好表现,以及各大公募优选头部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这些基金的持有期运作模式也有助于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稳健的回报,使投资者获取更好的回报。
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浮动费率基金业绩逊于固定费率基金”的观点,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浮动费率基金多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投资风格相对审慎。由于采取了持有期的运作模式,其业绩主要为初始持有人的收益,因此可能出现在市场波动时,投资者感受与基金实际表现有所偏差的情况。但无论如何,基金经理们都强调,他们的投资选择都是围绕绝对收益目标进行的,超额收益是这个目标的结果。
除了上述试点创新产品外,其他类型的浮动费率权益基金今年业绩同样亮眼。截至12月18日,灵活配置混合型浮动费率基金和偏股混合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47.88%和49.62%,显著超过同类型产品同期收益。
浮动费率基金的出现,代表着监管机构对于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决心,也是公募基金回归初心和坚持主动管理的实践。尽管在海外成熟市场,基金公司专户、券商大集合普遍采用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收费模式,但在国内市场推广普及仍有一定难度。浮动费率对传统管理费体制会带来一定冲击,但并不一定会完全替代,可以作为公司产品线的重要补充。
对于未来,各家基金公司表示将继续探索此类创新品种。华安、国泰等基金公司表示将紧跟政策,积极探索和布局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业绩报酬基金的产品类别和形态,以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他们将继续以客户盈利体验为目标,发挥基金管理人的投资专长,在产品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产品结构等方面做出更多积极探索。
首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试点产品的成功实践为市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也激励各家基金公司继续探索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