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退市新规的解读以及退市新规带来的影响
创业板退市新规深度解读
随着注册制的渐进完善,创业板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这场改革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退市a股公司的数量上,更体现在退市效率的提升,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几天前,创业板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其注册制的试点正式落地。深交所同步推出了8项核心业务规则和18项配套规则,其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因股价连续低迷而触发强制性退市程序。如华锐风电等多家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票面价值,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市场。在此背景下,深交所对退市指标进行了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市值退市指标的调整。根据新规则,如果公司的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都低于3亿元人民币,将面临退市风险。
此次改革不仅优化了退市指标,而且明确了退市的类型,包括交易强制退市、金融强制退市、规范强制退市和严重非法强制退市。具体说来,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少于200万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日收盘价低于每股面值;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人民币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在市值退市标准上较之前有所放宽。
自创业板成立近11年来,虽然只有两家公司退市,但随着注册制的实施和退市标准的提高,未来这一数字将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这次改革为创业板带来了科技与制度的双增长。对于存在退市风险或其他风险预警的公司,将在其股票简称前加上“ST”以示区别。深交所此次还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对触发退市风险的公司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新的《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在第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存在退市风险预警的任何一种情况,或者其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及时披露并预警公司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从年报披露之日起,深交所将暂停该公司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五个交易日内,深交所将向公司发出终止其股票上市的通知。上市公司有权申请听证并进行陈述和申辩。
创业板的退市新规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朝着更加成熟、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一改革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公正的投资环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