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劣汰格局明显 基金清盘迎小高峰
自2021年年末以来,公募基金市场经历了一轮清盘小高潮。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34只基金因为业绩不佳、规模过小等原因相继终止运营。这一数字,相较于之前的月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在这场清盘潮中,公募人士向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基金公司岁末年初之际,基于调整产品线的需求,会集中清盘部分产品。当前基金市场上有超过9000只基金,基金产品的创新和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清盘成为了促进优胜劣汰的重要方式之一。
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1月10日的数据,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已经有64只基金清盘。其中,主动债基和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据多数,部分基金的表现甚至不及同期大盘指数。例如前海联合基金旗下的某只定开发起式债基,持有人户数仅有两户,机构投资者占比百分之百。其投资回报率不佳,近一年的投资回报率不到3%,相较于同期中证综合债指数业绩存在较大的差距。
深圳市场分析人士王翰表示,岁末年初是基金业绩的检验期,业绩不佳的基金往往会遭遇大量赎回。迷你基金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投研资源,因此基金公司往往会选择集中处置这些业绩不佳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基金清盘数量的快速增长。
实际上,近年来基金数量的快速增加也带来了清盘速度的提升。从2019年至2021年,清盘基金数量逐年上升,三年间分别为132只、173只和249只。这其中,既有资产规模原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的基金,也有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的基金。
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认为,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优胜劣汰的现象愈发明显。基金清盘数量的增加不仅与市场环境因素相关,也与基金的资产配置、对行情判断失误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结构性行情背景下,基金资产配置难度的加大导致了清盘数量的增加。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时应该关注长期业绩、最大回撤、风格稳定性等指标,而非仅仅关注短期业绩和排名。德邦基金投资经理丁涵怡建议投资者关注一些指标以规避清盘风险,如最近几个季度的规模变化、基金经理的管理年限、客户集中度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哪些基金可能面临存续困难。
基金清盘是基金投资中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保护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手段。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更加谨慎,关注基金的长期表现和稳定性,以规避可能的清盘风险。
股票期权交易
- 优胜劣汰格局明显 基金清盘迎小高峰
- 中国a50指数实时行情
- 000061股票的最新消息(包钢股份股票)
- qq炒股昵称
- 越南海利得(海利得公告)
- 科创板有没有指数和etf(科创板指数ETF基金代码
- 金融债券只能由银行发行(银行债券是什么)
- 华升股份股价走势分析千股千评(股价走势分析
- 300548股票行情
- 永顺生物今日启动询价 募资布局水产疫苗研发
- 002192大涨(002192融捷股最新公告)
- 开仓均价和持仓均价是啥意思(持仓均价是什么
- 如何用macd数浪(波浪理论怎么找第一浪)
- 理财产品有哪些类型?了解基金与理财类产品的
- 原油与股市关系(跟原油有关的股票)
- 东旭光电深度分析(东旭光电200亿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