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首席:警惕外需锐减风险 宜加速推进改革
春节之后,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内经济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国际疫情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阴霾。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一员,外需对国内的影响不容忽视。近日,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面对外需可能出现的锐减风险,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做好政策支持。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外贸出口一直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全球疫情的蔓延使得外需的潜在影响逐渐凸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疫情可能通过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以及金融市场等四种途径影响国内经济。全球产业链的受冲击,尤其是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风险,以及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反噬作用,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海外疫情的蔓延可能冲击全球布局的产业链,尤其是泛半导体、汽车等产业。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造成负面冲击。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也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扰动。如果海外市场进入避险交易模式,国内资本市场预期可能受到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正在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在海外的扩散可能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主要因素。如果疫情继续扩散,中国对外贸易的压力将加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叠加外需可能锐减的风险,保持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她认为,政策应更加精准,并考虑加速推进一些改革进程,如增加房地产政策灵活性、加快基建向民生领域倾斜等。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表示,疫情在全球的扩散程度超出了之前的预期。他认为,中国后续会继续发力基建以保证经济增速,但政策应更加精准。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防需求不足,可以考虑尽快降息、降准,给企业和金融市场提供信心。他建议发展股权市场,让更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
面对外需可能突然锐减的风险,回顾和借鉴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也非常重要。梁红认为,应及时出手干预,同时加速推进改革进程,既保增长又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转型。
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做好政策支持。我们也要看到机遇并加速推进改革进程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危机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并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