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谨慎看待明年大宗商品行情
介绍分析师研报:如何洞察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动向?
随着2022年的落幕,许多投资者发现大宗商品市场似乎陷入了沉寂。与上年同期相比,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几乎没有变化。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本报记者的报道,一起深入了解。
今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可谓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行情。虽然一些大宗商品曾一度大幅冲高,但随后的大幅下跌几乎抹去了所有涨幅。截至12月23日,主力连续合约累计上涨仅约5%,同期伦铜期货跌幅更是超过10%。
伴随这一剧烈波动,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员持仓规模经历了快速缩水。摩根大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资金曾大量涌入大宗商品,但随后形势迅速逆转,截至12月中旬,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流失资金高达1290亿美元。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彦森分析认为,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以及欧美主要经济数据持续回落,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长期利空影响。过去两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受到全球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影响。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开启紧缩周期,加息、缩表也从流动性角度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当前,价格拐点已经出现,机构开始纷纷抛售大宗商品资产。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大宗商品行情剧烈波动,大幅提升了市场违约风险,交易所纷纷提高保证金,交易成本的提升也促使资金转向观望。美国银行大宗商品主管Gee Cultraro也指出,当前大宗商品的仓位规模和风险偏好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虽然整体市场态势偏向谨慎,但部分机构对大宗商品后市走势仍寄予厚望。高盛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由于供应短缺,大宗商品在2023年可能成为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为投资者带来超过40%的回报。大宗商品研究公司Peak Trading Research的数据也显示,未来几周,金属价格将呈季节性上涨。
李彦森认为,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增强的时间段,如2023年二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而从投资时钟角度看,当前海外国家多数处于从滞涨阶段向衰退阶段转换的时期,这也暗示未来大宗商品价格或继续呈现总体下行的趋势。对于投资者而言,大宗商品交易可以关注空头机会,多头投资者应维持观望。他也看好国内需求占比相对较高的部分品种,如黑色产业链相关品种。
大宗商品市场虽然当前面临一些困境,但其中仍蕴藏着无限机遇。投资者需要深入研究、审慎判断,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寻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
货币基金
- 机构谨慎看待明年大宗商品行情
- 网下申购可转债(可转债网下发行)
- 太阳能股票千股千评
- 炒股软件是否可以投屏(支持多屏的炒股软件有
- bdi基金(如何买bdi指数)
- 大盘狂涨而个股滞涨(大盘涨个股跌是出货吗)
- 客人没买单走了如何解决(客人不买单打110有用
- 债券用市场利率还是票面利率(债券收益率与利
- 510900基金(易方达恒生国企是投资什么的)
- 平仓亏损经历(融券平仓)
- 医疗基金属于什么股(工银聚焦30股票基金净值)
- 期权被行权(期权义务方怎么被行权)
- 10派15元股价降多少(股票10派3怎么发放)
- 正规股票软件有哪些(看股票最好的软件)
- 中金公司ipo最新消息(中金财富证券ipo)
- 怎样判断一个股票的价格是否合理(怎么知道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