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何时出现,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原因
介绍独立董事制:历史沿革与深层意义
在财经界,一些大学的教授如刘姝威、华生等,经常出现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名单中,引发了人们对独立董事制的好奇。那么,独立董事制究竟何时出现,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一制度的奥秘。
让我们明确一下独立董事的定义。根据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那些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无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这一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
大部分独立董事以学者为主,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推荐,再经过股东大会的表决通过。他们的薪酬差异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者如万科前独立董事华生,在上市公司并不获得薪酬。
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真正标志是1940年美国的《投资公司法》。该法律规定投资公司董事会中必须有不少于40%的独立董事。其初衷在于防止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到了1976年,美国证监会要求每家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审计委员会,此后独立董事制度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董事与非董事有着本质的不同。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股东,不在公司工作,与公司及其管理层没有重要的业务或专业联系,能够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他们的职责包括对公司事务进行判断和指导,对其他董事和员工进行监督。相较之下,非执行董事通常是大股东的股权代表,不参与日常经营,主要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旨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的内部约束机制。独立董事的设立,旨在制衡经理权力对股东利益的损害,特别是在股权过于分散或集中时更是如此。
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取决于其独立性和行使能力。由于独立董事独立于任何股东,不在公司工作,没有与公司或其人员密切的经济或家庭关系,因此能够公正地对待所有股东、董事。为了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独立董事还需被赋予一些特殊职权,如提议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提请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等。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于建立有效的董事会约束机制、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免受公司内部人员的侵害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其独立性、专业性和监督作用,独立董事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
股票k线图分析
- 独立董事制何时出现,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原因
- 买500基金能赚多少(新手如何买基金理财)
- 什么是主动偏股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是什么
- 融通新蓝筹基金净值分红
- 基金经理主要是做什么(嫁给基金经理什么体验
- 中通客车官方网站
- 币二级市场(做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 天润曲轴总经理徐承飞:2018年业绩增幅将好于重
- 中证建筑指数真的低估了吗(中证500指数走势)
- 首次募集期购买基金的行为(基金确认净值什么
-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需求弹性有什么作
- 股票金浦钛业怎么样(金浦钛业目标价)
- 长鸿高科股吧(st海源股票股吧)
- 中国的国运股票有哪些(国运概念股票有哪些)
- 花呗1500下个月算利息(花呗1000日利息多少)
- 基金本基金是什么意思(基金同类均值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