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13日,在第二届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创新能力与低碳责任”专题论坛上,参会的专家和企业家表示,面对日益增强的资源能源约束,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改变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努力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离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下降到2015年的64%,规划到2020年进一步下降到60%,到2030年将下降到5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4%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12%,规划到2020年达到15%,2030年达到20%左右。与此,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也在进一步提高。2015年主要资源的产出率比2010年提高了16.4%,“十三五”期间,将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提高15%。
“气候现实项目”董事长肯尼斯•伯林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更具竞争性,在本世纪末会有更大的进展。如果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投资,不仅会获得更加廉价、可靠和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应该意识到经济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把能源问题当成战略问题来考虑,做出改变以获得竞争优势。不做改变的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C-TEAM应对气候变化企业家联盟创始人王石表示,过去几年,万科国际化推进非常顺利的重要原因是做绿色环保,这是一种国际语言。目前万科的绿色建筑、绿色住宅、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不但不是企业的负担,反而已经成为一种竞争力和一张名片。
中国企业家应联手推动绿色供应链,承担社会责任。王石介绍说,最近几年,联合国应对气候大会的“中国角”都有“企业家日”,参与的中国企业家人数逐年增加。到2015年,已经有近100位中国企业家参加,这些企业家代表来自全国20个行业的1000位企业家发布宣言,不仅承诺企业自己做绿色低碳,还推动上下游的企业一块儿做绿色产业,实现企业绿色供应链。预计今年年底在摩洛哥的联合国气候应对大会上,我国参与签名的企业家将达到上万名。
姚基金创始人、著名运动员姚明强调,为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创新不仅是企业家的责任,从更广义的理解上去讲,是全社会共同动员、共同参与的一场创新和改变,也是整个社会理念的改变。这种理念不仅是企业家们在经营中改变,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消费观念的改变。只有真正做到全社会从商业活动到日常生活的共同改变,创新才可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有价值的投资。
第二届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气候现实项目”共同主办。创新能力与低碳责任专题论坛特别呼吁,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和市场化应用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国和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