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质量“抽查”究竟有可怕?八成IPO申报企业

财经新闻 2023-02-06 07:36www.16816898.cn股票新闻

  一个常规的“现场检查”,竟然吓退了80%的注册制IPO申报企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2月24日,上交所、深交所公告的终止上市公司中,恒伦医疗、华鹏仪表、蓝科环保、德威华泰和国光信息等5家遭“现场检查”企业,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报材料终止IPO审查。

  银柿财经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此次证券业协会IPO信息质量抽查名单涉及的20家IPO申报企业中,有16家已经主动撤回材料,占比达到了惊人的80%。

  

  

  标红的16家企业主动撤回了IPO材料

  “劝退”不合格企业

  此前1月31日,证券业协会公告,当日组织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第28次抽签仪式,有9家科创板申报企业、11家创业板申报企业中签。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截至到2月24日,抽查名单内的9家科创板申报企业,已有7家主动撤回了材料,名单内的11家创业板申报企业有9家主动撤回了申请。可以说,IPO质量抽查已成为企业上市路上的“险关”。

  为何面对IPO质量抽查,多数企业退避三舍?质量抽查又检查些什么?

  资深的投行从业人士王骥跃对银柿财经记者表示,企业遭到现场检查或督导,往往是在审核中被监管发现了疑点,或是自身上市申报材料质量不佳,经不起现场检查,选择主动撤回申报材料终止审核;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底稿工作不到位,中介机构选择撤回、申请补充资料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IPO申报公司很多,合格的先上会通过,质地较差的就剩下来,审到一定阶段,就知难而退了。注册制下,审核和发行节奏都快,有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公司很正常的,监管发现后劝退或逼退,是对市场负责。”王骥跃称。

  或为调节IPO节奏

  银柿财经记者关注到,证监会在1月29日发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定第五条明确了检查对象的确定包括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王骥跃认为,对方表示,本次现场检查抽中的企业撤回比例较高,应该和证监会的检查新规第五条有关。

  王骥跃称“其实现场检查想查出问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券商。尽职调查的‘尽’,其实是无穷无尽,你没法证明全做到位了。而券商自然不想接受处罚,选择撤回申报材料更为明智,反正就是一单生意,未来还能继续做。”

  记者翻阅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明确了现场检查的七种方式,即查看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管理场所及其他相关场所,获取有关工商等资料;获取有关资金流水,生产、销售、仓储记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文件资料;就主要业务循环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穿行测试;问询检查对象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销售、采购、生产、仓储、财务等相关人员;走访检查对象重要客户及供应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核实相关信息;核查中介机构工作底稿,询问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取证等;检查组认为必要的其他方式。

  不过亦有保荐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场检查或亦有调节发行节奏的目的,实施注册制初期IPO通过率很高,现在则要控制数量和速度,避免市场规模扩张太快。

  注册制实施令中小券商获得保荐机会,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披质量,如果遇到“现场检查”申报公司和保荐人就退避三舍,如何能令市场放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